◎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二、部分大气污染治理措施任务没有落实一是燃煤锅炉清零任务未完成。
(2)优化产业内部结构,促进节能降耗、循环经济产业结构调整要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必然需要优化产业内部结构。循环经济理念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表现为:宏观上,作为一种发展战略,突出强调了经济发展要充分考虑资源与环境的约束,要走一条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之路;微观上,强调企业实施清洁生产、节能减排,公众形成绿色消费观念。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源的过量开发,循环经济的概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循环经济的关键技术突破能够影响产业结构变动,究其原因在于:第一,循环经济技术不仅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及产品质量,而且能够降低产品成本,并最终影响人们的需求结构,从而使产业结构发生变化。本文通过分析城市循环经济对影响产业结构优化因素的修正作用,研究循环经济理念下的产业结构优化机理,从而提出发展对策,使产业结构在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的指导下优化和升级。第五,有计划地发展资源回收与再利用产业,将其与产业分工和规模经济发展相结合,形成废弃物质回收、运输、再利用各环节分类明确,资源流转顺畅的产业结构体系,以此补充产业结构性缺陷,防治结构性污染。除绿色食品外,还有绿色居室、绿色家具、绿色汽车等,逐步形成生态消费体系。
其基本原则是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资源化Recycle(3r),基本特征为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其中,有的制度对产业结构发生直接作用,比如市场机制或计划机制、重工业优先的不平衡经济发展战略或农轻重协调的平衡发展战略、出口导向战略或进口替代战略、产业结构调整的措施和产业政策等。推进医德医风建设,建立违规违纪问题处理结果公开机制,改善群众就医感受。
以政务公开助力防风险。各级政府特别是市县级政府各部门要在本级政府或财政部门网站设立预决算。加大扶贫政策、扶贫对象、帮扶措施、扶贫成效、贫困退出、扶贫资金项目安排等信息公开力度,进一步做好城乡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信息公开工作。加大国家教育督导评估监测报告发布力度,推进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政策公开,推行卫生计生重大民生决策事项民意调查制度。
依法依规公开中央企业生产经营、业绩考核总体情况,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情况,中央企业改革重组结果,中央企业负责人重大变动、年度薪酬,以及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重点工作情况。实行环境保护例行新闻发布会制度,开展城市水环境质量排名工作。
以政务公开助力惠民生。做好质量提升行动、执法专项行动信息公开,加大对查处假冒伪劣、虚假广告、价格欺诈等行为的公开力度。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信息公开,严格规范房地产开发和中介市场秩序,防止虚假宣传、恶意炒作等加剧市场波动。《要点》指出,以政务公开助力稳增长。
出台关于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公共资源配置领域信息公开的指导意见。以政务公开助力促改革。制定金融领域特别是金融市场相关政策时,在征求意见、对外发布等环节要高度重视政策解读和舆论引导,做到同步联动,防止脱节。按月公开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主要行业盈利、重大变化事项等情况。
推进放管服改革信息公开,以清单管理推动减权放权,各类清单都要及时向社会公开。根据年度目标任务要求,分批次向社会公示承担化解过剩产能任务的企业名单、已完成化解过剩产能任务的企业名单,公布企业产能、奖补资金分配、违法违规建设生产和不达标情况。
以政务公开助力调结构。全面公开PPP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项目进展、专家库等信息,做好项目准备、实施等阶段信息公开工作,加大对社会资本参与方式、项目合同和回报机制等内容的公开力度。
及时公开清理规范涉企收费、降低物流成本、降低企业用电用地用矿等要素成本各项政策措施以及执行落实情况为了让扶贫信息更加透明,《工作要点》明确,贫困县要公开统筹整合使用的涉农资金来源、用途和项目建设等情况。主要包括6方面内容,分别是政务公开助力稳增长、助力促改革、助力调结构、助力惠民生、助力防风险,以及增强政务公开实效。督察评估也要加强,在将政务公开纳入绩效考核体系的基础上,对于无绩效考核体系的国务院部门,年内要建立政务公开专项考核机制。《工作要点》提出,按月公开全国财政收支情况。《工作要点》不仅明确了任务分工,还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或工作安排,并在要点公布后30个工作日内在政府网站公开。
清理规范涉企收费、降低物流成本、降低企业用电用地用矿等要素成本各项政策措施以及执行落实情况,也要及时公开。周汉华表示,通过公开促进相关工作,可以避免过去政务公开的孤军奋战,让政务公开走出去,防止工作脱节,让政务公开在政府改革、简政放权、结构调整当中起到更大的作用。
国办将适时对落实情况进行督察,组织开展第三方评估。这是首次对时限提出要求。
文件规定,要用好管好政务新媒体,明确开办主体责任,健全内容发布审核机制,强化互动和服务功能,切实解决更新慢、雷人雷语、无序发声、敷衍了事等问题。要点1预决算公开将设统一平台集中公布文件的第一部分就是以政务公开助力稳增长,加强预期引导,以政策解读的透赢得市场预期的稳。
以前有些人把政务公开与其他政府工作对立,认为公开信息太多会导致风险,这次的结合是观念方面的重大变化,体制机制在不断更新健全。空气质量排名对地方政府触动比较大,比如前两年河南郑州排名靠后,当地党政领导特别重视,明确要求退出排名后五位。初步统计,92%的国务院部门、87%的省级政府在出台政策时,实现解读材料、解读方案与政策文件同步组织、同步审签,解读材料在文件公布后3个工作日内向社会发布。文件明确,严格执行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最迟5小时内发布权威信息、24小时内举行新闻发布会的时限要求,落实通报批评和约谈制度,确保回应不超时、内容不敷衍。
排名会对地方政府起到督促的作用,也是改善的动力。在此基础上,文件明确,要同时解读财政收支增减变化情况及原因、预判财政收入走势,主动解释说明收支运行中可能引发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17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以下简称《工作要点》),要求按月公开全国财政收支情况,开展城市水环境质量排名工作,对于无绩效考核体系的国务院部门,年内需建立政务公开专项考核机制。要点2城市水环境每年公布水质红黑榜今年政务公开在推动惠民生方面的力度进一步加大,涉及扶贫工作、环境保护、教育卫生、食药安全等多个领域。
这是国家层面首次提出集中公开预决算。2017年,还将开展城市水环境质量排名工作,每年公布水质最好和最差的城市名单。
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已连续6年发布,与往年相比,今年《工作要点》的内容更加丰富,范围更广。对此,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彭应登表示,以前环保部系统内部会对城市环境质量考核,包括空气、水质量等进行内部排名,但不对外公布,因此对当地政府没有形成太大的直接压力。彭应登介绍,水环境质量还没有像空气质量那样引起社会普遍和足够的关注,目前,城市空气质量排名走在了前面。环境保护方面,要求实行环境保护例行新闻发布会制度,主动回应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记者了解到,随着多个推进政务公开文件的出台,近年来政务公开工作取得较大进展。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周汉华看来,《工作要点》最大的亮点之一,是将政务公开与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有机结合在一起,改变了过去政务公开专门单独的、分散的工作推进状态。
目前我国黑臭水体治理的局面很不令人乐观,城市排名显然对现阶段加快落后城市黑臭水体的治理,还是很有现实意义的。而且空气质量排名今年将要由现在的质量状况排名,向质量改善的变化状况排名转变。
要点3政务新媒体内容发布忌雷人雷语为了保证政务公开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工作要点》对体制机制、平台建设等提出了更明确具体的要求,可以说是政务公开的落实年。随着社交网络、新媒体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政府主体也加入其中。
本文地址: http://one.zhutima.com/?id=24
文章来源:天狐定制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2025-04-05 07:03天狐定制
2025-04-05 06:56天狐定制
2025-04-05 06:55天狐定制
2025-04-05 06:53天狐定制
2025-04-05 05:37天狐定制
2025-04-05 05:26天狐定制
2025-04-05 05:22天狐定制
2025-04-05 04:50天狐定制
2025-04-05 04:38天狐定制
2025-04-05 04:32天狐定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